English

谁能成为中国网上的“斯蒂芬·金”

2001-01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张戈 我有话说

中国人认识ebook大都从美国人斯蒂芬·金创造的网上下载童话开始。对于今年美国的ebook风暴,中国的许多出版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:什么时候中国也拉出一批作家来实验实验所谓的ebook,看看结果会如何?新兴的ebook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为它大笔投入资金,有不少网站推出了下载业务和签约作家。

博库在第八届国际图书博览会(BIBF)率先推出签约作家的数百部ebook,其后又有约30多家网站推出了下载业务。轰轰烈烈的声势过后,再到有些网站去,ebook下载要么已经消失,要么已经停止下载,只有媒介仍在不遗余力地宣传ebook的好处,不少网站彻底放弃了这种曾被认为能带来财富与知名度的下载。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原因,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他们所推出的作家中,要么不具备斯那么大的号召力,要么所推出的作品不合网民胃口。那么抛除制约ebook的一些技术因素,如支付手段、阅读器等,谁能成为中国的斯蒂芬金呢?

在探讨谁能成为斯蒂芬金之前,一个小插曲不得不说。博库刚推出ebook后几天,网上就有《陈村对博库说:我想学斯蒂芬·金》,这篇文章一出,陈村招来了一些网友的唾骂,中心意思就是你凭什么和人家斯蒂芬·金比?其实,陈村就是说了他也愿意自己的作品尝试这种收费下载的形式,这本身没什么问题。可是网友骂的也没什么问题。

一个网名为“硬回车”的人写道:“斯蒂芬·金是美国的恐怖小说之王,他的每一部新作都为千万读者所期待,这样的网络文学作品疯狂下载,是在销量有保证的情况下达到的。这样的盛况,我想《哈里·波特》如果在网上发行,也是有可能成功的。但是,陈村在中国文坛是什么地位?拿得出手的作品有哪些?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新作?博库在做王朔的电子图书,我也下载过,当然,是免费的,可如果要我付费下载那些访谈录,我也未必就情愿。其他在埋头创作的作家们,又有什么作品真正值得网民和读者期待的呢?”

这个网友的意见很有代表性。在中国谁有斯蒂芬·金那样的号召力?金著有36部小说,共售出了1亿多本。恐怕只有鲁迅、金庸和八十年代的琼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了。

目前网民以30岁左右的年青人居多,那么这样的作家就得从年青人喜欢的作家中去寻找。据有关调查,王朔、余秋雨、刘恒、刘震云、贾平凹、铁凝、池莉、苏童在此类排名中名列前列,中国的斯蒂芬·金有可能就从他们中产生。那就让我们粗略分析看究竟谁能成为ebook之王。

虽然斯蒂芬·金是由于ebook而被我们所熟悉,但在这之前他就是一位著名的恐怖小说作家,世界恐怖小说的王者,拥有大量的拥趸,这就保证了他的作品的吸引力和下载量。那么这几位作家中拥有这种号召力的有几人呢?从受读者拥护的程度看,这八位作家各有千秋,在这个环节可以打个平手,有评论家认为王朔近几年以“骂”为生,他带有嘲讽的洒脱不羁,以及幽默、风趣、深刻的语言,赢得了一大批读者。而池莉以一部《烦恼人生》掀开小市民的生活内幕后,一发不可收拾,对于琐碎生活的细腻刻划令人叹为观止。刘震云的作品因厚重而显得份量十足,《一地鸡毛》、《故乡面和花朵》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如果能实现大规模的下载,作品的内容一定是充满吸引力的,最好是那种充满悬念的,才能吸引网民一次次下载,这方面八位作家都不是强项;那么退而求其次,语言也须是富有感。现代社会压力增大,对那种严肃的作品是不会有那么多的下载的。在这个方面王朔、刘震云、池莉、刘恒占有明显优势。余秋雨的文章以散文为主,那种凝重的语言显然不适合在线阅读,从几家网站的下载情况也可验证。这些作品共同的趋向是,他们的语言轻松幽默,略带调侃,区别于跳跃的、简短的网络语言,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品味。

王朔、池莉、刘震云更有希望成为未来的斯蒂芬金,当然那得有个前提就是他们愿意自己的作品上网,因为ebook有时比纸质书更不给人留情面,网友们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挣的。至于时下风头正劲的网络写手,由于生活阅历积累不深,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,几乎没有可能承担这一重任。

有人曾经打过比方,在传统媒体上如果每一百个作者中会涌现出一位作家,网络上每一百万作者都不定诞生一位作家。那么要成为中国的斯蒂芬金就要比中个特等奖还要难,不过有个特等奖在那儿毕竟是很诱人的,这个特等奖会是谁的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